《河南日報》,4月6日:04版,要聞
冬閑田的“花”式利用
——豫南油菜擴種觀察
□本報記者 劉曉陽 劉曉波
仲春時節,位于信陽平橋區明港鎮新集村的千畝油菜花競相盛開,長勢喜人,該片農田負責人劉建兵臉上也樂開了花,“保準又是一個豐收年!”
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指出,“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能力,抓好豫南冬閑田油菜擴種?!碑斍?,我省油菜生產整體情況怎樣?未來發展潛力如何?近日,記者走訪種糧大戶和相關專家,看豫南冬閑田的“花”式利用。
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。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,要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。不少專家認為,油菜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油料作物之一。
具體到河南,我省油料生產體量已初具規模,其中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前列?!胺€固提升油料產能,油菜有更大發揮空間?!笔∞r業農村廳經濟作物處處長黃偉說,我省油菜種植面積270萬畝,主要分布在豫南、豫西南和淮河流域。其中,信陽的油菜種植面積接近全省的一半。
據統計,我省每年冬閑田面積200萬—250萬畝,其中,信陽可供開發利用的冬閑田約70萬畝,今年當地擴種油菜20多萬畝。
“信陽光溫條件一季有余兩季不足,冬閑田種植小麥產量低,而且小麥生長周期長,會影響水稻種植?!秉S偉解釋,利用冬閑田、坡地種植油菜,不僅可盤活土地,解決冬閑田撂荒問題,油菜葉子和莖稈還能還田做有機肥,改善土壤結構,減輕病蟲害和雜草危害,增加土地效益。
劉建兵說,“我很看好油菜的發展前景,相對其他經濟作物來說,油菜生長周期短,經濟效益好,關鍵是管理方便,每畝可產近200公斤菜籽,輕輕松松收入500塊錢?!?br>
除了種植面積的擴張,油菜品種不斷增多,栽培技術也在不斷提高,特別是隨著雙低高產油菜雜交種的推廣普及,我省油菜生產獲得了較好發展。
“所謂‘雙低’是指低芥酸、低硫苷,在兼具高產的同時,油菜的口味極大改善,菜籽油減少了嗆人的辣味,提高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?!眹矣筒爽F代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、省農科院經作所油菜研究室主任張書芬說。
研究表明,適宜人體所需攝取的健康食用油為飽和脂肪酸含量低、油酸含量高的油脂。在大豆、花生、油菜籽等大宗食用油中,雙低菜籽油的油酸含量最高,在60%—75%,飽和脂肪酸含量最低,約7%。同時,人體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合成、需從外界攝入的多不飽和脂肪酸,在菜籽油中的含量也有合適的比例。
劉建兵種油菜已經有8個年頭,一直選擇甘藍型雙低油菜品種,“株高葉綠,花期長,抗逆性好,由于芥酸和硫苷含量低,初期菜薹味道甘甜,可以做菜吃,打完菜薹對后期開花結籽影響不大?!眲⒔ūf。
“在油菜生產中,農機農藝的融合很關鍵?!睆垥艺f,由于同株油菜上部和下部的菜籽成熟時間不一致,油菜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不高,應加強科研投入,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研發,滿足多元化、多功能需求。
“油菜是進口大豆的最佳替代品?!睆垥艺f,油菜和大豆均為油、蛋白兼用作物,相關數據顯示,我國油菜產業每年能提供600多萬噸的高蛋白飼用餅粕,1畝油菜相當于2畝大豆的產油量。當前,我國食用植物油自給率僅為32.2%,在大豆嚴重短缺依靠大量進口的背景下,發展油菜前景廣闊。
油菜可以形成油用、花用、菜用、肥用、飼用、蜜用六大功能結合的產業鏈。
油菜花開,游客自來,劉建兵所在的明港鎮新集村是當地知名的油菜花網紅打卡地?!坝筒嘶ㄆ陂L達1個月以上,可以吸引更多游客?!泵鞲坻傁嚓P負責人說。
“擴種油菜符合信陽發展旅游的城市定位,同時,信陽有種植油菜的傳統,種子、農藥、技術和收獲等生產服務體系較為完備?!睆垥艺f,要進一步加大油菜生產的政策扶持力度,拉長生產鏈,提升效益,支持優質菜籽油加工和系列精深產品的開發,增加產品附加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