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河南日報(農村版)》,3月2日:第01版,頭版
“專家來地頭指導,這回中了”
□本報記者董豪杰
3月1日,氣溫上升到10℃以上,風吹在臉上都不覺得冷。麥田該澆水啦!
修武縣郇封鎮小位村種植大戶陳慶安接通地頭機井上的管道,放置好田間的噴灌設備,看著“突突突”噴水,他才放下心來:去年小麥播種晚,要靠春天“趕上去”。
同樣來到麥田的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、省農科院小麥所所長雷振生,一眼看去,說:“長勢不錯?!?br> 看到一眾專家到來,陳慶安迎上去?!鞍尺@小麥到底咋樣?”雷振生等專家沒有立即回答,而是一邊詢問播期、播量、種植品種等信息,一邊拔掉幾棵麥苗,仔細查看起來:“分蘗不錯,播種深度也可以,好苗子?!?br> “預計畝穗數50萬穗沒問題?!甭牭綄<业脑?,陳慶安終于心安了。
流轉土地2000多畝,帶動農戶面積5萬多畝,陳慶安算是種糧的“老把式”了,可今年這特殊情況,讓他心里總是沒把握?!皩<襾淼仡^指導,這回中了?!甭犕陮<医淮柠溙锕芾泶胧?,陳慶安笑著說。
連續“巡診”了幾塊麥田,雷振生說:“雖然去年小麥播種普遍推遲,但在當地農技人員的指導下,大多數農戶都做到了搶種,播種質量也很高,一、二類苗占比非常高?!?br> 在修武縣周莊鎮小張莊村,正在路邊拌藥的村民引起了專家的注意:“打的啥藥?”
“除草、殺菌的藥一塊兒打,省事兒了?!贝迕褚贿厬?,一邊把藥一個個拿出來給專家們看。
一共6種藥劑,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植保崗位專家、省農科院植保所宋玉立一眼便看出問題來:光殺菌藥就用了3種,還用上了小麥生長后期使用的生長調節劑。
宋玉立現場做起了科普:現階段麥田的主要用藥是殺菌劑和除草劑,對于殺菌來說,用一種就可以了,沒必要“廣撒網”。他拿起其中一包農藥說,像這種農藥,一定要看清楚,它并沒有在小麥作物上登記,也就是說,并不適用于小麥,噴施后可能會適得其反。
針對農戶怕“假藥”“藥效差”而多用藥的習慣,宋玉立舉起一包農藥說:“買藥看三點,生產許可證、產品標準證、農藥登記證,三證齊全才可以?!?br> 宋玉立也提醒全省廣大種植戶,春管是搭好小麥豐產架子的關鍵期,但在農藥使用上,一定要注意選擇適合、適用、適時的藥劑,既保證種植安全,也降低成本,避免浪費,做到科學春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