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河南科技報》, 2022-03-18,B7版
我省越冬中藥材春季田間管理關鍵技術
河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栽培崗位專家 臘貴曉 楊鐵鋼 葛曉瑾
我省越冬中藥材種類
多年生后收獲的中藥材 這類中藥材需要超過1年以上的生長才能形成合格的品質和適宜的產量,如黃精、桔梗、芍藥、重樓等。秋季播種的中藥材 這類中藥材有些是冬季發芽生長,如夏枯草、顛茄草;也有些是種子或者根莖苗等在春季溫度適合時生長,如半夏、防風。
一次種植每年可多次收獲的中藥材 這類中藥材木本類中藥材居多,如金銀花、山茱萸、連翹等;也有一些草本類中藥材,如艾、冬凌草等。
春季田間管理關鍵技術
防止倒春寒造成的冷害凍害 在低溫寒潮來臨之前,多年生根類藥材,如黃精、丹參、白及、黃芩、柴胡、蒼術等要適當覆蓋稻草、秸稈、地膜等進行保溫,待氣溫穩定回升后,再及時揭去覆蓋物;對于萌芽返青或已開花的中藥材如元胡、丹參、板藍根、連翹等,可噴施化學抗凍劑預防低溫的危害。適當修剪采收 多年生花類和果實類中藥材,經過漫長的冬季,春季開始萌發生長。要適當修剪樹形,去除枯枝、老枝,增強透風透光率,提高光合效率,提高開花坐果率,減少病害的發生。對于春秋兩季均可采收的根莖類中藥材,如黃芩、黃芪、柴胡、板藍根、丹參等,這個時節要盡快采挖,以減少萌芽生長對中藥材質量和產量的影響。
苗期適時揭去覆蓋物、煉苗 對于秋季播種的中藥材來說,春季種子開始頂土發芽,要根據幼苗長勢,及時地采取管理措施。當種子有50%以上發芽,外界氣溫穩定在20℃以上時,白天可以揭去稻草、塑料膜等覆蓋物,使幼苗接觸陽光,快速生長。揭去覆蓋物時,要由小到大逐漸進行,使幼苗有一個適應的過程,猛然揭去覆蓋物有時會傷害幼苗。
加強中耕除草 隨著溫度升高,雜草開始滋生,應采取“見草就除”的方針,及時消滅雜草、減少養分消耗。一般配合除草,春季至少需要進行一次中耕,中耕除草宜在土壤濕度較小時進行。中耕的深度、次數應根據中藥材種類、長勢、氣候和土壤情況而定,以達到“去雜草、松土壤、促根系、保生長”的目的。
科學水肥管理 春季中藥材多以莖葉生長為主,在施農家肥的基礎上,可適當增加氮肥的用量。莖葉類和全草類的中藥材以施有機肥和氮肥為主,根莖類和花果類的中藥材要適當增加磷、鉀肥的施用量。另外由于春季容易發生干旱,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,以保證肥料能很快被植株吸收。
做好早期病蟲害防治 針對春季中藥材易發的立枯病、白粉病、猝倒病、銹病等病害,在加強監測預警的基礎上,通過選用抗性品種、培育壯苗、加強栽培管理、科學施肥等措施,綜合運用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化學防治等手段,以控制病害發生。如金銀花的白粉病防治,可通過合理整形修剪,改善通風透光條件,來增強植株抗病力。多年生中藥材可在出苗前進行1~2次病蟲害消殺,可對后期病蟲害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